2017年10月16日下午两点,在中国音乐学院第八届艺术实践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任恺博士的题为《‘互联网+’思维下的音乐慕课与音乐教学创新》的讲座在新主楼201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讲座以未来音乐教学创新为主,指出当下传统音乐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面对强烈的冲击下,我们应该用技术实现变革创造未来。
讲座伊始,任恺博士首先介绍了何为“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其一是互联网改变了学习资源的流通和获取的基本法则;其二是互联网成为学习资源集结地和分享平台;其三是互联网的社交特性。
在介绍互联网给教育领域带来便利的同时,任恺博士指出当下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师徒制导致了教育资源流动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其二强调口传心授,追求感性为核心的教学,教学方法基于教师的经验,存在封闭性;其三学生的音乐学习缺乏整体性;其四音乐学习的长期性和艰苦性更需要持续的外部动机和内在动力。当传统音乐教学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音乐慕课的价值与优势便显现出来,一、名师效应和社会影响力;二、实现“有教无类“并有助于教育大数据的形成;三、有利于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式学习;四、有助于学习跳出单一的教师权威和教师经验;五、促进从下一的音乐学习到整体音乐文化感染与传承的转变。
在讲座的最后,任恺博士提到当今是信息化学习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谁也无法想象人类下一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就好似从最开始的开放课程到现在慕课,那么下一步又会从慕课发展到那一步呢。任恺博士给在坐的师生们一个建议,重建社交化学习,建立“portfolio”,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形态或许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混合现实’,以学习体验为中心的移动化,社交化学习,让教育站在风口,用科技实现变革。
通过任恺博士精彩的讲解,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加深了学术思考,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量。本次讲座的成功举行为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理论研究的道路上提供了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