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中国乐学的典范之作——《梁祝》艺术魅力的内在成因”讲座
发布时间:2023-10-11

2023年10月9日上午“中国乐学的典范之作——《梁祝》艺术魅力的内在成因”讲座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成功举办。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傅利民教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陈钢,教育学院院长郭彪,音乐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任恺出席此次讲座活动。这场讲座是教育学院艺术实践周系列讲座活动中的一部分,同学们对此反响热烈,从中受益匪浅。

傅利民教授从家乡旋律、戏文结构和民族气韵三个方面展开了本次讲座。首先,他介绍了《梁祝》的爱情主题是由《孟姜女·春调》旋律演变而来的,对比了它们骨干音的一致性,并分析了《孟姜女·春调》演变为《梁祝》爱情主题的内在动因。

其次,他讲授了该曲在戏文结构方面运用了戏曲音乐中曲牌体的结构原则和板腔体的结构变化形式。曲牌形式分为《孟姜女·春调》,百搭小过门和模仿古筝的旋律形态,以生动地表达了《梁祝》中不同剧情所对应的鲜明情感。

最后,他强调《梁祝》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乐曲旋律的优美,还贯穿了中国技法,是中国乐学的实践典范。其中的民族气韵主要表现在运用西洋乐器小提琴来模仿二胡、琵琶和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以及演奏家们在表演时对“音”或“腔”的个性化处理,展现出独特的韵味。这正是《梁祝》能够赢得亿万听众青睐并引起共鸣的直接原因。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向傅利民教授提出了一些问题,他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活动顺利结束,同学们对此赞不绝口,深感收获颇丰。相信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梁祝》这一经典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梁祝》内在蕴含的艺术魅力成因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体会到了中国乐学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内涵。

来源:教育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

图文供稿:刘心怡(教育学院2021级本科生、教育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发展对象、教育学院学生会志愿者部负责人、爱之梦志愿团负责人)

供稿负责人:任恺(教育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

排版:冷小雪(教育学院学生会实践部负责人、教育学院2021级本科入党积极分子)

编校:徐帆(教育学院办公室科员、信息员)

审核:雷东霞(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