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由音乐教育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傅利民教授带队,于2012年12月15日至19日前往江西,对江西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情况进行考察和调研,重点考察了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学校,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就业等情况进行交流。考察团其他成员包括钢琴教育教研室主任樊禾心教授、欧阳大凡副教授、韩佩君副教授、黎佳老师,声乐教育教研室李灵燕副教授,音乐教育基础理论教研室任恺老师(兼任系研究生与科研秘书),教学秘书赵辉老师。
考察团的第一站来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我国首批创办、江西唯一一所培养职教师资的本科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被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支持建设地方示范性职教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科技创新性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被誉为“培养中国职教师资的摇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赖以柱、院长黄玉英、党委副书记万晖、副院长樊国生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了交流会。交流会上,黄玉英院长代表学院对傅利民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以后要加强两校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把两校的友谊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交流与合作上。傅利民教授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建设发展概况,并对学院的热烈欢迎表示感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赖以柱介绍了该院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时,并就如何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做了深入交流,随后,两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还围绕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展开讨论,对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交流。通过座谈、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考察团了解了地方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成果。
随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樊禾心教授开展了“钢琴作品的意境与演奏设计”讲座。讲座上,樊禾心教授指出,在艺术世界中,艺术形象是最重要最鲜明的审美特征,每个乐曲都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反映出当时时代的背景,每首乐曲也都因作者的不同有着自己不同于其他乐曲的独有的特点。樊教授还讲到在弹琴的时候要注意每首乐曲的时代背景、这首乐曲想要表达的意境,要注意节奏、速度、琴感。在讲座中,樊教授还亲自在钢琴上示范了不同风格的乐曲来给同学们讲解,让同学们更容易明白应该怎样弹出优美的乐章。
傅利民教授则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思考”的讲座。讲座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樊国生主持,音乐学院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傅利民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创作与教学,曾出版《音乐论文写作精讲》、《民族器乐配器与研究》、《民族器乐理论教学法》等多部专著,多次被国内外高等院校邀请学术交流与讲学。在这次讲学中,傅教授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渊源、发展史以及怎样从事民族音乐研究作了全面的阐述,他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讲座的最后,傅教授还接受了同学们的提问,回答了有关《声无哀乐论》的一些感受以及音乐在政治功能方面的表现。师生一致反映通过此次讲座受益匪浅,同时拓宽了视野,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为准备考研的毕业生指明了论文学习及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方向。此次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对促进高等音乐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8日,考察团一行来到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47年8月,是国内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系之一;是江西省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层次最全、师资力量最雄厚、教学条件最优越的音乐学院;是培养音乐师资和音乐表演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江西省音乐教育研究的中心。江西省艺术学科的骨干教师和高校音乐院系中的学术带头人大多数毕业于本院。
傅利民教授带领我系7位教师组成的考察团来到该院,就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座谈会由副院长廖婷副教授主持,院长邓伟民教授、院党委书记李新庭教授、副书记李艳萍教授、研究生部、声乐系、作曲理论系、钢琴系等系主任及相关老师出席座谈会。
会上,邓伟民院长介绍了该院的办学历史、办学理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要情况及近期所取得的成绩。中国音乐学院傅利民教授则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建设发展概况。座谈会上双方老师就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及科学研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专家一行还于下午给师生举办了两场钢琴和音乐理论方面的讲座,傅利民教授就对传统器乐理论教学的再认识——《中国传统器乐形态分析》教学体会与收获 与同学们展开交流。樊禾心教授就舞台表演焦虑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从不同类型的成因出发,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同学们在舞台表演中的焦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此次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对促进当代音乐专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19日,考察团来到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考察,该学院位于南昌市红角洲南昌大学新校区, 学院聘请德籍演奏艺术家解路军为院长,坚持“德艺双馨、融汇中西、学以致用”的办学原则,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秉持教学科研创作展示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艺术专业人才,为江西及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学院下设五个系,即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美术系、音乐系、舞蹈与表演系,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包装工程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动画专业、音乐学专业、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方向)、舞蹈学专业等八个本科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设计艺术学、美术学两个学术型硕士点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授予权、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设计艺术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副院长兼音乐系主任董卫红和系骨干教师共同出席了座谈会,董院长致辞,并向考察团介绍了音乐学院发展的近况,傅利民教授向董院长介绍了我系发展的基本情况,随后,双方教师就音乐教育方面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招生情况、就业情况展开了交流,在招生等问题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双方达成了共识,应当“联手起来,使双方的办学形成示范性、引领性效应,并展开深入、密切的合作”。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董院长指出,该院设立音乐教育专业虽然只有三年的时间,但是看到了音乐教育广泛的就业平台和需求,设置音乐教育专业,是与“市场需求”高度一致的决策,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该院形成了“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的内涵+音乐学院的特色”的独特模式,在师范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视专业特长的发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面的开阔,同时,办学思路要和国际接轨,尤其是德国经验,该院与德国合作,开设了巴洛克音乐、现代音乐设计、巴洛克小提琴分析与演奏,巴洛克键盘乐器等新课程,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中西结合,学生既要掌握西洋乐器,同时也要精通一样中国乐器。此外,该院重视学生的实习,在南昌大学附中、附小、附幼都建立了实习基地,并通过微格教学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此后,双方教师就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法、钢琴专业课、音乐教育学专业课的教学、读书会等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双方在办学上达成了“利用外力,注重内涵,办出特色”的共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来到本次江西之行的最后一站,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党总支书记张维刚和学院领导、骨干教师参加了座谈,双发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展开讨论,财大艺术学院背靠财经大学,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有着独特的模式,他们重视通识教育,把课程分为专业技能课、特色课程、创新课程和创业课程,采取“3+7+X”的独特模式,在常规课程外,“X”代表必须修满的五个拓展性课程,并推行“第二专业”的创新模式,即学生在学习艺术专业的同时,可以以财经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极具吸引力。
考察团在四天左右的时间里,考察了江西四所不同特色高校的音乐学院,对这些学校办学中的特色和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为这些学校带去了新的学术信息,形成了互利双赢的模式,这次考察中,考察团还得到了这些学校办学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培养方案、教学指导方案等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深入研究将为我系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