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下午,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师范教育中心举办的“知行讲堂——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中国音乐学院新综合楼303教室顺利举行。北京市教研员程郁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核心素养下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的讲座。音乐师范教育中心郭彪主任、雷东霞副书记及中心师生参加并聆听了讲座。
程郁华,现任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音乐教研员 ,北京市中小学舞蹈教研组组长;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音乐》1-12册教材副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戏曲》1-12册教材执行主编;教育部国家监测评审、命题专家;教育部教师资格认证评审、命题专家;教育部装备中心评审专家;教育部一师一优评审专家。
知行讲堂:“知行”二字出自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原义指只有把“知”的道德情操与“行”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二字,喻以本讲堂宣扬道德及学识“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精神。本次讲座程老师主要针对三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分别是:音乐教学、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学以及核心素养下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程老师先是为大家讲解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容,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作为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活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做一个阳光向上快乐的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而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当今社会,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音乐教育发出新的挑战。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这些“素养”是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培养的,而对学生来说确是受益终生的,为将来具有良好的审美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通过程老师的这一堂生动详细的讲座,让同学们明白: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多学习,多看书,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就美好的人生。(撰稿人:曹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