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院系动态
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声乐教学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4-02-26
2014年1月7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音乐教育系承办的“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声乐教学研讨会”在京民大厦成功召开。上午9时许,大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韩立萍教授的开幕词中拉开帷幕,随后,音乐教育系主任余峰教授致辞,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会顺利召开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
%e4%b8%ad%e5%9b%bd%e9%9f%b3%e4%b9%90%e6%95%99%e5%b8%88%e6%95%99%e8%82%b2%e5%a3%b0%e4%b9%90%e6%95%99%e5%ad%a6%e7%a0%94%e8%ae%a8%e4%bc%9a%e6%88%90%e5%8a%9f%e5%8f%ac%e5%bc%80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20多所国内院校的著名学者专家,云集了声乐教育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大会成为近年来声乐教育领域一次重要的交流盛会。音乐教育系的声乐教研室的全体教师、退休的老专家,以及音乐教育基础理论教研室及钢琴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由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陶黎明副教授主持,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的糜若如教授做了《和谐,创造民族声乐的中国梦》的主题发言,随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杨孜孜教授以“实行多元化的集合形式”为题,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式改革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理论构想;中央音乐学院的赵登营教授从当前声乐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建议;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赵青教授结合自身数十年的表演和教学,做了题为《优秀声乐人才培养初探》的演讲;江西东华理工大学邓国怀老师就非专业院校声乐课博雅教学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曲冬梅教授在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前景及青年歌剧演员的培养这一话题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一单元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何鹏飞老师所做的《自然的歌唱》演讲中结束,何老师携弟子,以现场示范教学的形式,展现了好的歌唱、自然的歌唱所应具备的特征和教学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大会的第二单元由中央音乐学院赵登营教授主持,扬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美林教授进行了题为《声乐教学需回归本体——重庆全国高师声乐比赛的有关思考》的主题发言,随后,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熊平秀教授对地方师范院校声乐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成都师范学院的付畇独树一帜地从声乐理论教学目前的缺失出发,提出了《歌唱嗓音的生理及心理基础》教材架构的设想;中国音乐学院的钢琴系西沙老师从声乐艺术指导的独特角度,以边弹边讲的方式,指出了为声乐学生开设艺术歌曲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和帮助;之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陈旸副教授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为例,向与会者汇报了教师教育视域下高师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探究;北京师范大学的佟军教授从音乐教师教育其独立意义及自我价值的体认出发,谈了自己的独到体会;最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陶黎明副教授做了题为《无情不歌——情感培养在歌唱艺术传授中至关重要》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
下午第三单元由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张美林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刘蓉惠副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做了题为《歌唱的整体认知与整合训练》的学术演讲;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刘云松教授针对贵州地区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对策;之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副主任刘娟老师,从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唱发声方法的基本要素出发,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了颇具启发性的教学建议;沈阳音乐学院的张昊老师进行了题为《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声乐教学现状与思考》的学术演讲;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王丽芬副教授做了《声乐微格教学初探—<声乐教学实践>实录》的主题发言,通过大量视频资料,展示了微格教学在声乐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创新性,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随后,沈阳音乐学院的刘广奂老师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提出了俄罗斯音乐学院声乐课程体系对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声乐课程设置及课程研究的启示;最后,著名声乐教育家、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孟玲教授以《因材施教切忌克隆》为题,做了精彩而生动发言。
大会的最后一个单元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王丽芬副教授的主持下开始,泰州学院音乐学院的侯维娜老师做了题为《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歌曲的情感与风格把握》的主题演讲,随后,湛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韩小燕老师比较了中俄高师声乐的教学现状;北京邮电大学侯琳琦老师讲述了对冀东民歌教学的初步探索;沈阳音乐学院的解伟老师则从声乐、文化与声乐教育教学间的关系出发,表达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李瑞华教授谈了关于我国音乐师范教育中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泰州学院音乐学院周振惠老师发表了自己对于高师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因素及教学策略的认识和思考;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本科生谭辕做了题为《多姿多彩的桑植民歌》的演讲;最后一位发言者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毕业生,目前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姚紫津,她带来的题目是《回归身体的自然与和谐—亚历山大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至此,一天的学术研讨会全部结束。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王丽芬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中国音乐学院景舒展副院长为大会致闭幕词,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对大会的胜利召开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寄予了高度的肯定。
%e4%b8%ad%e5%9b%bd%e9%9f%b3%e4%b9%90%e6%95%99%e5%b8%88%e6%95%99%e8%82%b2%e5%a3%b0%e4%b9%90%e6%95%99%e5%ad%a6%e7%a0%94%e8%ae%a8%e4%bc%9a%e6%88%90%e5%8a%9f%e5%8f%ac%e5%bc%802
%e4%b8%ad%e5%9b%bd%e9%9f%b3%e4%b9%90%e6%95%99%e5%b8%88%e6%95%99%e8%82%b2%e5%a3%b0%e4%b9%90%e6%95%99%e5%ad%a6%e7%a0%94%e8%ae%a8%e4%bc%9a%e6%88%90%e5%8a%9f%e5%8f%ac%e5%bc%803
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声乐教学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一方面,促进了声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加速了教学经验和学科前沿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为音乐教育系下一阶段进一步明细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定位,全面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完善培养模式及方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