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下午两点,在全系师生的殷切期盼下,刘沛教授的题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音乐教育的全面育人价值的讲座在新主楼学术报告厅201成功举行。10月18日对全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上午党的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刘沛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以习主席关于教育发展的讲话为主线,从立德树人、何为素养、如何落实以及音乐育人四个方面给在座师生详细讲解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问题以及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刘沛教授给大家展示了上午习主席讲话的思维导图,并且节选了一段习主席关于发展教育的讲话作为本场讲座的开场。刘沛教授首先提到了立德树人,他指出在党的十八大就已经提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随后刘沛教授又给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图即全面发展的人应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发展组成,具体说来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第二个方面刘沛教授给大家讲解关于“素养”的问题,他提到2005年欧盟将“competence”一词解释为“素养”并对其的定义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而国内陈伯璋、蔡清田等人将“素养”定义为,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
在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定义有所了解后,刘沛教授谈到了其与教学实践中间环节的落实问题。并提到了中国台湾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垂直连贯+水平统整”、美国“21世纪技能”与课程的衔接和中国内地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部分学者提出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来衔接“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实践,而关于音乐学科方面的研究近乎为零。随后,刘沛教授给出了“核心任务+重要主题”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图。
最后,在谈到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这一问题时,刘沛教授着重强调了音乐育人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他提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且以“五”与“七”为例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西方音乐主七声,中国音乐主五声,刘沛教授认为引导学生辨识其中的文化和哲学差异,继而领悟中国文化的传统信仰和现实意义,应该作为音乐育人的一项主旨。
刘沛教授的讲座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以独特的看问题的视角以及讲解方式给在坐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刘沛教授还提到竭音乐育人之所能成学生素养之发展。